
用“345生態課堂”備課
-------以認識氧化還原反應(第1課時)為例
一、三單教學
1.問題導學:設置具有深廣度和開放性、對教學內容具有導向性的導學問題,實施問題驅動教學,引導和啟發學生學習、思考。為什么要放脫氧劑?為什么叫脫氧劑?它起什么作用?
2.問題生成:以預習中學生發現的問題為出發點,生成面向全體學生的共性問題,組織學生對共性問題進行有效交流、討論。寫出課本聯想、質疑中的4個化學方程式,并標出各元素的化合價。
3.問題解決:指導學生應用知識對預設問題和生成問題進行分析、思考,促進對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實踐,提升問題解決能力。為什么要放脫氧劑?為什么叫脫氧劑?它起什么作用?讓脫氧劑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,防止食物緩慢氧化;它能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,而除氧氣;讓脫氧劑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,充當還原劑的角色
二、四層素養
1.核心價值:充分體現立德樹人的育人要求、思想觀念和情感態度,正面引導和展示本學科對未來學習、生活、實踐的學科價值。學科素養:明確素養目標,實施素養導向教學,展現面對真實情境中的學科問題時,調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科素養。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這兩個對立的過程相互依存,統一于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之中
2.關鍵能力:能根據教學內容,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注重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的引導,培養相關維度的學科關鍵能力。氧化劑→具有氧化性→被還原→發生還原反應,還原劑→具有還原性→被氧化→發生氧化反應
3.必備知識:符合課程標準要求,突出重難點,聯系生產生活實際,注重對教材、網絡資源、高考試題等教學資源的有機整合?;蟽r降低,得電子,發生還原反應;化合價升高,失電子,發生氧化反應。氧化劑+還原劑 ==== 還原產物+氧化產物
三、五維生態
1.自主:有自主活動設計,能創造條件促進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揮自主性、能動性,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。在氧化還原反應中,元素化合價為什么會變化 ?
2.共生:構建師生之間合作、對話、交流的氛圍,展現師生之間和諧統一、互相促進、相互依存教學關系。1.寫出鐵與CuS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。按照圖2-3-2所示實驗裝置進行鐵與CuSO4溶液反應的實驗,實驗現象之一是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;之二是碳棒上有紅色物質。這實驗現象對于你認識鐵與CuSO4溶液反應的實質有什么啟示?
3.互動:體現課堂教學系統各要素的關聯性,展現教師、學生、媒介之間多維互動的關系,形成關聯、互動、活躍的課堂。觀察視頻:有電流計條件下的Fe與CuSO4溶液的反應;2.金屬鈉可以在氯氣中劇烈地燃燒并生成氯化鈉。氯氣由氯分子構成,一個氯分子由兩個氯原子構成。金屬鈉由鈉原子構成。氯化鈉由Na+和Cl-構成??梢娫诜磻^程中,鈉原子變成了Na+,氯原子變成了Cl-。鈉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樣變化為Na+和Cl-并進而形成氯化鈉的呢?
4.生成:引導學生提出有意義的新問題和新的見解,善于捕捉的各種突發、意外生成的教育機會,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。
5.高效:課堂容量合理,通過精選的教學內容和精準的教學,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率,構建“輕負高質”的高效課堂。